編者按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圍繞如何更好推進稅收法治建設主題,我們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發表見解。
踏著春天的節拍,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肩負人民的期待,匯聚一堂,為中國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擘畫藍圖。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如何更好推進稅收法治建設?就此,記者采訪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委員。
健全法律法規,筑牢稅收法治根基
“推進稅收法治建設,首先要有法可依,不斷建立健全稅收法律法規。這方面,我們國家正步步深入。”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說。
彭靜從業30多年來一直關注稅收立法進程。她表示,稅收在國家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基于此,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要“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之后,稅收立法進入“快車道”,環境保護稅、煙葉稅、船舶噸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先后通過全國人大立法。目前,我國現行18個稅種中已經有12個稅種完成立法,其他稅種的立法工作正在積極推進。2021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要求“健全稅費法律法規制度”。她認為這會促進稅收法律法規和執法制度機制不斷完善。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助理韓其芳說,推進稅收法治,必須大力推動稅收法律規范科學完備統一,建議進一步加快稅收法定進程,如加快推進增值稅和消費稅這兩大稅種立法,同時進一步優化稅務規范性文件。他稱贊今年3月1日施行的《浙江省稅費服務和征管保障辦法》,認為該辦法有力推進了稅費服務再升級、精誠共治再深化。
受訪代表委員紛紛對近年來實施的惠民生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表示贊賞:“一系列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優惠政策力度大,僅2022年就超過4.2萬億元,對企業是有力的支持。”
“我們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可按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僅此一項2022年就減稅83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部分又減稅600萬元。我們公司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全國人大代表、遼寧五一八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彬說,企業打算將這筆資金投入研發,建設一個超大型曲軸項目——大型曲軸鐓鍛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國內生產大型曲軸的空白。
優化執法方式,善治提升市場主體信心
徒法不能以自行。為促進稅收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稅務部門近年來不斷優化執法方式,根據《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要求,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準監管,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受訪代表委員對此均有切實感受。
“近年來,稅務部門不斷完善稅務執法制度和機制,比如2022年重慶稅務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發布了12項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彰顯懲教結合、包容審慎的現代柔性監管理念。”全國政協委員彭靜說,她在工作中注意到,這樣執法,寬嚴相濟,法理相融,暖人心,效果好,會增進征納雙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提高執法效率,提升納稅人的稅法遵從意愿。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知聯會副會長、深圳市鵬信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董事長聶竹青表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深圳稅務部門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稅務機關權責清單,對部分特定性質的涉稅事項推行說服教育、提示提醒等執法方式,幫助企業準確理解稅收法律政策、避免稅務風險和糾紛。這種執法方式拉近了征納關系,促進了企業合規經營,有助于企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楊彬對稅務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使用執法記錄儀印象深刻,認為這能夠保證稅務執法的透明度,有助于督促稅務人員規范執法。他對通過說理教育引導納稅人及時糾正非故意輕微違法行為的舉措也十分認可,認為這給納稅人提供了知錯改錯的機會,有助于其提高稅法遵從度。
在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看來,稅務部門“將稅務風險管理與納稅信用等級管理結合,精準識別稅收執法風險,實現無風險不打擾、低風險重提醒”的做法,可有效提高稅務執法的精確度和稅收監管的精準度。作為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聘請的特邀監督員,邢界紅對該局從多個行業聘請11名代表擔任特邀監督員,對稅務部門的辦稅服務和執法行為進行監督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認為這顯示了該局追求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決心和勇氣,難能可貴,將取得良好效果。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多蒙德實業集團董事長石磊表示,稅收法治建設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自《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發布以來,稅務部門按照要求不斷創新執法方式,運用說服教育等非強制性執法方式,受到納稅人繳費人歡迎。同時,稅務部門依法嚴厲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他認為,這樣執法寬嚴相濟、過罰相當。
結合實際創新,助力企業規范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各地稅務部門圍繞高質量發展進行了諸多探索。
全國政協委員聶竹青為稅務部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的努力點贊。他說,2021年,深圳稅務部門出臺《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執業管理暫行辦法》,該政策突破了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的限制,允許符合條件者設立稅務師事務所。此舉極大激發了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北上”發展的熱情。截至目前,已有69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前海辦理跨境執業登記,7家聯營稅務師事務所完成行政登記并開展業務,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投資提供專業的涉稅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十分關注廣州市稅務局與廣州市律師協會共建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稅收法治保障協作中心的發展。他說,該中心是律師協會與稅務部門攜手為“走出去”“引進來”企業提供多元法律服務的平臺,目前已打造“一站受理、全程服務”的港澳涉稅人士跨境執業服務專區,便利大灣區間法治協作、服務協作。“作為律師,我將積極對外宣傳有關稅費政策,及時反饋意見建議和國內外稅收法治的先進做法,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他對該中心的發展充滿期待。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雪華充分肯定稅務部門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和推出《稅收遵從合作協議》管理的舉措。他說,前者可以幫助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企業解決涉稅爭議爭端、保護合法權益,后者可以加強對大企業復雜涉稅事項的指導,幫助其解決深層次稅法適用問題。華友鈷業作為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的大型企業,基于稅務部門的創新舉措,及時解決不少稅收難題。
烏蘭察布市稅務局成立的公職律師涉稅爭議咨詢調解中心受到全國政協委員石磊的關注。他說,該中心組建以稅務部門公職律師為主,業務骨干、社會律師等為輔助的專業團隊,分級分類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涉稅爭議咨詢和調解服務,可及時響應納稅人繳費人的訴求,促進稅法得到精確實施。
在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中,河北省稅務局在基層辦稅服務廳全面建立納稅人繳費人權益保護中心,由公職律師、法律顧問提前介入涉稅爭議咨詢調解。獲悉此消息,全國人大代表、齊心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齊秀敏拍手稱贊,認為這有助于將爭議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體現了稅務部門“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展現出精確執法的力度和溫度。
全國人大代表、道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專員黃美媚稱贊稅務部門建立的涉稅合規輔導機制。她說,自己見過不少因違規違法經營而倒閉的企業,認識到守法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堅實保障,為此2021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推進對企業合規經營法律監督的建議。之后,稅務部門建立涉稅合規輔導機制,督促企業防范企業涉稅風險。永康市稅務局積極配合企業刑事合規監督試點工作,促進浙江省首個通過合規監督不予起訴案例落地。該局已被列為稅務總局涉案企業稅務合規監督試點單位,其經驗做法已在浙江省稅務系統推廣。
各環節優服務,讓守法尊法用法深入人心
推進稅收法治建設,應把服務貫穿于稅收征管工作各環節,通過稅法講解、辦稅輔導、風險提示等精細服務,讓納稅人學法知法,進而守法尊法用法。
全國人大代表、喀什地區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黨委書記逄子劍說,近年來,稅務部門不斷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將有關法律法規和稅費優惠政策送到田間地頭,幫助涉農企業分析排查涉稅風險,鄉里企業的稅法遵從度越來越高。全鄉注冊企業已由2家增至73家。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衛元表示,公司總能及時得到稅務人員的政策輔導,武漢市東西湖區稅務局還推行“重大項目護航員”機制,在公司上市前后提供政策分析、梳理涉稅風險等服務,幫助企業規范發展。
“云稅廳”辦稅、“有意見 碼上辦”“有意見 找所長”……提及納稅服務,全國政協委員朱列玉用兩個詞概括:便捷、溫暖。
“每次遇到涉稅難題,我們都能得到稅務人員細致輔導,深圳稅務部門還利用稅收大數據算法,自動為我們匹配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電子稅務局向我們推送紅利賬單,太暖心了。”全國政協委員聶竹青說,近年來,企業稅費負擔輕了,“錢袋子”鼓了,稅收普法教育功不可沒。形式多樣的稅收普法,讓稅法知識和守法理念潛移默化中走進千家萬戶。
說起辦稅服務,全國人大代表韓其芳對浙江稅務部門推出的“稅法云課堂”、征納溝通平臺“稅小蜜”24小時在線咨詢、“云坐席問診”等智能化稅法宣傳咨詢服務贊不絕口,表示這既便于納稅人及時便捷地了解所需要的稅收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知識,獲得辦稅指導,高效解決涉稅問題,也有助于納稅人提高辦稅能力,增強對稅收的認識,提高稅法遵從度。
“我們公司近年來快速發展,經常遇到涉稅業務處理拿不準的情況,非常需要政策輔導。巴彥淖爾市稅務部門通過制作Vlog、上門輔導等多種方式給納稅人送稅法,我們公司由此有效地防范了涉稅風險。”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旭一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繼新將稅務部門提供的這些服務比作“防護傘”,從長遠發展考慮,希望公司參與稅收普法項目中,帶動上下游企業防范涉稅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西來峰焦化廠煉焦二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吳英作為稅務部門的特邀監察員和稅收宣傳志愿者,準備今后在稅收普法方面采取更多行動。
廣拓展深協作,形成稅收共治大合唱
稅收涉及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稅收法治離不開共治,《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提出要深入推進精誠共治。各地展開積極探索。
全國政協委員朱列玉說,廣州市有不少街道社區成立了社會保險費征繳爭議聯合處置工作站,這有助于從源頭解決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黃美媚告訴記者,永康市稅務部門加強與街道、鄉鎮人大的合作,與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了雙向推送機制,聚焦解決影響納稅人繳費人切身利益的矛盾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齊秀敏贊揚邢臺市稅務部門與法院建立的“法稅協作機制”,認為該機制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破產、司法拍賣等司法領域中的稅收難題,保障稅款應收盡收。
全國人大代表、塔城市第六中學黨支部書記閔曉青說,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加強青少年稅收法治教育意義重大。近年來,塔城地區稅務部門在校園稅法宣傳普及方面作了大量積極探索,期待“稅校合作”持續深入開展,比如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分類設置稅法宣傳教育課程,建立宣傳教育機制,引導青少年樹立稅收法治觀念,做稅收法治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好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烏魯木齊海關所屬阿拉山口海關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蘭對稅務部門推進精確執法、優化執法方式的做法印象深刻,認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稅務局對出口企業按涉稅風險高低實行的“無風險不打擾、低風險預提醒、中高風險嚴監控”、對高信用企業快退稅等分類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出口退稅管理的精準度和企業的稅法遵從度。她談及稅收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時提出,高水平服務對外開放,稅務與海關的合作還大有可為,希望稅務、海關、外匯管理等多部門在數據共享、聯合監管等方面加強合作。
新聞鏈接:http://www.ctaxnews.com.cn/2023-03/07/content_1017420.html